首页 实时讯息

今天起,呼市人午睡请调整一下

2025-07-28 13:52:00点击数0

午睡,这个看似简单的休息行为

却暗藏健康玄机

科学证实

它对心脏是把“双刃剑”

掌握得当是“急救站”

操作失误则成“隐患源”



午睡怎么睡更健康?

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院长助理

心血管中心一区/三区主任梁长在给出了科学午睡指南


病例:午睡两小时,心脏拉警报!


“午睡差点要了我的命!”63岁的退休教师张先生,抚着胸口,声音带着后怕的颤抖。这位有着多年高血压的老病号,坚信“午睡越久越养人”。


退休后,雷打不动每天必须“昏迷”式补足两小时午觉,鼾声常伴整个午后。最近几周,他总在长长的午睡后醒来,胸口像压了块石头,闷得喘不上气,心慌得像要跳出嗓子眼。不安的他走进医院检查,结果犹如一记重拳:午睡后的血压不仅没降,反而像过山车般剧烈波动!更可怕的是,检查报告上“房颤风险严重超标”的结论触目惊心——这意味着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心脏炸弹”!

1


午睡养生还是伤身?专家说→


适度午睡有益:短暂午休如何帮助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平稳日间血压波动、减轻心脏负担、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精神压力等。给心脏按个暂停键,让持续“加班”的心肌获得喘息。


午睡黄金时长:推荐 20~30分钟。此时长能进入浅睡眠,有效恢复精力,避免进入深睡眠后醒来产生的“睡眠惰性”(头昏脑涨)。


太短可能达不到充分休息效果,过长(>60分钟)可能打乱夜间睡眠节律,增加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风险,甚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可提及相关研究倾向)。对于部分人群,过长午睡后血压心率可能出现反弹升高。

2


特殊人群

午睡要“特事特办”


高血压群体:数据显示,约23%的人在午睡后会出现血压反跳升高。建议在降压药作用高峰期(通常是服药后1~2小时)进行短时小憩,醒后务必缓慢坐起,静坐1~2分钟再活动。


低血压人群:午睡后起身需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跌倒。冠心病、心衰患者:平卧可能致命!重度心衰患者必须采用半卧位(床头抬高>30°),时间严格压缩在15分钟内,严防平躺加重肺部淤血和呼吸困难,诱发急性心衰。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需遵医嘱。总体原则是“短时、舒适、观察反应”。


失眠人群:补觉不如弃觉!如果夜间睡眠效率已经很低(入睡困难、易醒、早醒,效率<80%),强制午睡很可能进一步“掠夺”宝贵的夜间深度睡眠机会,得不偿失,应尝试取消午睡。

3


姿势不对,真得起来重睡


病例:趴桌午睡,眼前突现“黑幕”


32岁的会计李女士,像无数个工作日一样,在堆积的报表和键盘声中伏案小憩。头枕手臂,脸颊紧贴桌面——这是她习以为常的午睡姿势。不久前惊悚一幕发生了:午睡醒来后,她眼前骤然出现翻滚扩散的黑影,仿佛拉下一块厚重的幕布,视野瞬间模糊!


李女士立刻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令人心惊:视网膜动脉痉挛!医生指着她通红的眼压检测数据,语气凝重:“趴睡时眼球受到剧烈挤压,眼压瞬间飙升,最高可达平时的300%!就像给眼球上了‘紧箍咒’,血管不堪重压而痉挛。再晚点,视神经可能遭受永久损伤!”



【重点】睡姿选择至关重要:




护心午睡法则:五个关键字


1️⃣短: 20分钟设闹钟,拒绝“昏迷式”长睡

2️⃣早:15:00前完成,守住生物钟防线

3️⃣缓:餐后散步一刻钟,防反流助消化

4️⃣躺:拒绝趴桌,创造条件平躺或半躺

5️⃣稳: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需个性化调整,必要时咨询医生


午睡是身体的“快速充电器”

而非“主发电机”

夜间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

才是真正的能量源泉

当身体发出疲惫信号时

科学地小憩片刻

才是对心脏最温柔的呵护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张秋焱)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韩舒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