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漯河市中心医院:“上车即入院”之跑出急救“加速度”

2025-05-06 17:17:00点击数0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李龙飞

在分秒必争的急救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漯河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创伤中心)依托智慧急救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上车即入院”的高效救治模式。该院将急救服务端口前移至救护车上,实现患者从呼叫急救到接受治疗的无缝衔接,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近期,这项便民服务成功救治一名严重创伤患者,充分彰显了智慧急救系统的强大优势和显著成效。

事故突发,急救响应“零延迟”

某日18时许,漯河市北环路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小轿车相撞,小轿车司机张先生被困车内,全身多处开放性伤口,伴有意识模糊症状。事故发生后,路人第一时间拨打120,医院急救指挥中心接警后迅速调度救护车前往现场。随车医护人员立即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置,稳定患者情绪。

院前医生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患者受伤情况,在系统APP上建立患者信息,并进行病人信息登记,利用系统发起音视频,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血压80/50mmHg、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88%)实时回传至医院创伤中心指挥大屏,创伤中心专家团队远程指导现场止血、固定等急救操作,并迅速对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抢救方案,第一时间通知手术室、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同时,院内接诊会诊医生迅速将患者信息传至急诊预检分诊,为患者快速办理入院信息,真正实现“上车即入院”。

信息先行,急诊急救“快一步”

救护车疾驰向医院的途中,急救系统发挥核心枢纽作用:一方面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伤口影像等数据同步推送至急诊外科、骨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另一方面,根据伤情联动院内各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创伤中心医生通过系统提前研判,确认患者存在骨盆骨折、肝脾破裂风险,立即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器械、调配血浆,并安排多学科团队在急诊复苏室待命。救护车抵达医院前5分钟,急诊复苏室已完成设备调试、药品准备,多学科专家团队各就各位。当救护车驶入医院专用通道时,等候的医护人员迅速将患者转运至复苏室,整个交接过程仅耗时90秒,实现了“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医生先到”的高效衔接。

数字助力,多科协作“精准化”

依托急救系统前期传输的完整数据,创伤中心团队迅速完成患者病情评估,确诊为骨盆粉碎性骨折、肝破裂出血。专家团队立即启动紧急手术,通过系统调取患者术前影像资料及生命体征变化趋势,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精准依据,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患者成功止血并完成骨折固定,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从患者呼叫120到进入手术室,全程仅用时45分钟,较传统急救模式缩短近60%的时间。该院急诊科得益于急救系统的高效协同与精细化的“上车即入院”模式,助力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术后恢复状况良好。

智慧升级,创伤急救“再进阶”

此次成功救治严重创伤患者,充分验证了该系统与“上车即入院”模式的深度融合价值。近年来,漯河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创伤中心)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急救全流程无缝衔接,显著提升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下一步,漯河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创伤中心)将持续优化急救系统功能,拓展多场景应用,加速推广“上车即入院”模式,为创伤患者打造更高效、更安全的生命绿色通道,用科技力量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