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流亡海外的巴基斯坦俾路支分离运动领导人米尔·亚尔·俾路支(Mir Aali Baloch)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独立视频,呼吁俾路支省脱离巴基斯坦,建立一个以平等和性别包容为基础的“俾路支共和国”。随即,“俾路支共和国”在国际社交媒体迅速走红,尤其被印度社会媒体大肆渲染。
此次“俾路支独立事件”发生在印巴冲突之后,到底是来“蹭热度”还是蓄谋已久?
一
地区形势更趋复杂,但“蹭热度”之嫌恐大于“建国”之实
首先,此时宣布“独立”的确是火上浇油,使地区形势更加复杂。米尔·亚尔·俾路支在国际社交平台历数巴基斯坦“非法占领俾路支” “剥夺俾路支人基本权利” “否定俾路支民族自决权力”等“罪行”,声称建立一个以平等和性别包容为基础的“俾路支共和国”,公开向印度和联合国寻求外交承认和经济援助。同时他还明确表态支持印度对查谟与克什米尔地区的主张,并呼吁国际社会施压巴基斯坦撤出该地。巴国内的俾路支解放武装与国际流亡俾路支势力勾连呼应,在国内发动代号“英雄行动2.0”的武装袭击,宣称要实现民族解放。印度社交媒体以及美国相关印裔政治人物也以不同方式附和甚至支持此次“独立”闹剧。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局势紧张。
3月12日,军人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锡比地区一座火车站持枪戒备。新华社/法新
不过,此次“独立”闹剧“蹭热度”之嫌恐大于“建国”之实。首先,影响力相当有限。在国内发动的所谓“英雄行动2.0”烈度与以往的袭击相比没多大差别,破坏力有限。巴俾路支省内部并没有因此次“独立”而掀起巨大反响和社会动荡,也就是说没有多少民意基础。印巴官方和主流媒体对此次“独立”关注度很低,更多的传播是在底层社交媒体上。
其次,国际社会对此次事件的关注,更多集中在社交群体以及海外印裔群体当中,各国官方并没有给予正面关注,更多属于一种网络化、底层化的舆论博弈现象,或者可以算是一次低劣的失败的“颜色革命”。
二
俾路支分离主义势力由来已久
俾路支分离主义并非突然爆发,背后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症候。俾路支人生活的区域位于今伊朗东南部、巴基斯坦西部、阿富汗西南部。俾路支族人口约2000万,其中60%居住在巴基斯坦,25%居住在伊朗,10%生活在阿富汗。在三国境内都有涉及俾路支人的一级行政区划。如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份俾路支省,占巴国面积的43.7%;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占伊朗面积的11%。阿富汗的尼姆鲁兹省是俾路支人聚居区,该省省长常年由俾路支人出任。
自19世纪以来,俾路支分离运动愈演愈烈。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殖民时期就埋下隐患。俾路支地区在历史上曾建立独立的卡拉特汗国(15—19世纪),但19世纪英国殖民者基于“大博弈”战略,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该地区,将其纳入英属印度版图。1839年英军征服卡拉特汗国,将其作为英属印度的西北屏障,并通过《杜兰线》(1893年)和《戈德史密斯线》(1896年)将俾路支人传统领地分割给阿富汗、伊朗和英属印度,肢解了历史上的俾路支卡拉特汗国,人为制造了民族分治是俾路支地区矛盾形成的历史根源。
二是巴建国后多次发生冲突。1947年印巴分治时,卡拉特汗国统治者米尔·艾哈迈德·亚尔汗曾短暂宣布独立,但未获国际承认,然后在1948年签署“合并协议”,并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独立以来,俾路支与中央政府先后于1948年、1958年、1962年和1973年发生过4次冲突,双方伤亡惨重。1977年齐亚·哈克总统上台后,在俾路支省宣布大赦,同时大力发展俾路支经济社会事业,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三是外部干预与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2000年以来,南亚地缘博弈加强,印度长期被指控通过情报网络与资金支持煽动俾路支省分离主义势力。2025年俾路支省首府奎达的爆炸事件后,向政府投诚的“俾路支武装”(BLA)头目公开承认,印度是其主要外部资助方。2024年伊始,伊朗对临近的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发动袭击,意图打击藏身于此的伊朗反政府武装正义军。巴基斯坦迅速回击,空袭了伊朗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不过国际社会认为,这是两国为解决俾路支问题而上演的一场双簧。
三
俾路支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民族认同与政治边缘化。俾路支省以俾路支族和普什图族为主体,其语言、部落传统与文化体系与巴基斯坦主体民族旁遮普族存在显著差异。1948年卡拉特汗国被并入巴基斯坦后,俾路支人长期被排除在国家权力核心之外(仅占联邦政府高级职位的2.3%),旁遮普族主导的官僚体系推行乌尔都语教育和文化同化政策,导致俾路支人产生强烈的“被占领者”身份认知。
二是资源剥夺与经济困境。俾路支省贡献巴基斯坦35%的天然气、60%的煤炭和大量铜金矿产,但其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当地文盲率高达72%,半数人口日均生活费不足2美元。以苏伊天然气田为例,其年产值超20亿美元,但俾路支省仅能获得12.5%的矿区使用费,且资金常被地方政府截留。旁遮普省通过国家输气管道优先获得廉价能源,工业化进程加速,而俾路支省80%的村庄至今无稳定供电。这种“资源东流、贫困西留”的格局,本质上是殖民经济模式的延续——英国曾将俾路支定位为“战略边疆”进行资源掠夺。
三是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交织。俾路支省的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交织共生,形成复杂的冲突网络。活跃于该地区的“俾路支武装”(BLA)、“俾路支解放阵线”(BLF)、“俾路支共和军”(BRA)及“俾路支联合军”(UBA)等组织,既承载民族独立诉求,又通过暴力手段扩大影响力。BLA等组织以“资源剥削”为名,将中巴合作项目视为“殖民象征”,并通过袭击施压巴政府。其背后获得印度情报支持,甚至利用西方非政府组织(如俾路支团结委员会)以“民权运动”包装分离诉求,扩大国际影响力。
四是地缘博弈与外部煽动。巴基斯坦恐怖主义的猖獗是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的复杂产物。美国在阿富汗战争期间默许武器流入俾路支地区,甚至通过“双标反恐”政策,将俾路支武装视为牵制伊朗、巴基斯坦及中国的工具。美军撤出阿富汗后,仍通过阿富汗山区为俾路支武装提供庇护。印度将支持巴基斯坦境内恐怖组织的“代理人战争”作为针对巴基斯坦的“对等报复”。2016年,莫迪在印度独立日演讲中,首次公开提及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问题。此外,印度政府还曾公开表示印度内政部已经收到“俾路支共和党”领导人布格迪获得印度身份证和旅行文件的申请,表示将尽快处理这一申请。阿富汗塔利班当权后,为俾路支分离组织提供跨境庇护。阿富汗成为俾路支武装的跨境后勤基地,其松散的边境管控与美军遗留的武器库,为分离势力提供了生存空间。部分塔利班派系甚至默许BLA在阿富汗境内活动,以换取后者在反巴行动中的协作。
4月15日,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默斯东区,人们检查在爆炸中损毁的汽车。新华社/法新
四
对巴基斯坦及地区格局影响
本次俾路支“独立”闹剧本身不会对巴构成重大威胁,巴方学者表示,完全在政府和军队控制之中。但俾路支问题作为对巴基斯坦安全稳定的“老大难”问题,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深入推进以及南亚地缘格局的深度调整,该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若分离成功,将会搅动地区格局、影响深远。
对巴基斯坦来说,一是地缘上,若分离成功,巴基斯坦将失去通往阿拉伯海的出海口,沦为内陆国,其地缘价值将断崖式下降;同时导致国家战略纵深瓦解,与伊朗、阿富汗的边境安全压力倍增。二是经济上,一旦俾路支省失控,巴基斯坦将面临电力短缺、工业崩盘的系统性危机。三是政治上,俾路支独立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刺激信德省、开普省等地区效仿。巴基斯坦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将面临南斯拉夫式分裂风险,甚至可能被国际社会贴上“失败国家”标签。
2024年11月9日,人们聚集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的火车站爆炸现场。新华社发
此次俾路支“独立”闹剧虽“蹭热度”嫌疑大于“建国”之实,但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巴基斯坦应联合国际爱好和平力量特别是地区利益攸关方力量,短期以安全合作遏制袭击,中期以经济赋权消解矛盾,长期则需推动巴基斯坦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唯如此,方能实质性解决俾路支分离问题,确保各方利益。
(作者:张超哲,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向思虹,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巴基斯坦俾路支分离主义闹独立,蹭热度还是蓄谋已久丨夜观天下·深读 5月14日,流亡海外的巴基斯坦俾路支分离运动领导人米尔·亚尔·俾路支(Mir Aali Baloch)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独立视频,呼吁俾路 2025-05-19 21:01:00
共商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来源:人民日报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1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作为主办国,热烈欢迎来自拉美和加 2025-05-13 20:53:00
结果“困难但有益”,伊美双方同意继续推进谈判 当地时间5月11日,一度被推迟的第四轮伊朗美国核问题间接谈判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目前谈判已经结束。巴加埃表示 2025-05-12 07:16:00
伊外交部:准备继续进行外交努力 解除美对伊非法制裁 当地时间11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第四轮伊朗美国核问题谈判期间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伊朗和美国之间的新一轮间接谈判正在阿曼马斯喀特举行,伊朗坚决维护《 2025-05-11 22:44:00
空战捷报与假新闻,印巴停火背后的较量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印度阿姆利则,一架被拦截的无人机旁散落着其携带的爆炸物。图/视觉中国继印军“朱砂行动”后,当地时间2025年5月10日,巴 2025-05-11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