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东湖评论:融势强基,挺起文旅发展脊梁

2025-07-10 20:14:00点击数0

今年以来,湖北省委、武汉市委先后召开全省、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调指路。对黄陂而言,这既是乘势而上的历史机遇,更是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的攻坚契机。手握木兰文化、盘龙文化、二程文化三张特色名片,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黄陂当以实干破题,推动文化产业从“优势清单”转化为“发展账单”,真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

黄陂文化产业的底气,植根于实打实的发展成效。全区35家规上文化企业2024年营收达133.2亿元,今年前五个月仍保持33.3%的增速,彰显市场主体的蓬勃活力。更可贵的是,文化产业已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木兰系列18个3A级以上景区年迎3000万游客,带动周边36万群众受益。其中,全国规模第三的甘露山国际滑雪场开业半年营收跃居全国室内滑雪场第二,形成冰雪商业MALL等多元业态;非遗《黄陂泥塑》亮相央视春晚,多家泥塑企业营收过千万;汉口北抖音、攀升两家市级电商直播基地构建起直播生态圈,太空奇缘、麦田、仙人掌音乐节等活动日均吸引超2.5万人次,红色研学联动周边共建“走廊”,共同构成黄陂文化产业的扎实根基。

但短板亦不容忽视。周大福等龙头企业对规上企业营收贡献占比约87%,“单点支撑”的结构性风险待解;数字创意、文化软件服务等领域仅12家企业,营收占比不足10%,新型业态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殷商盘龙文化、二程文化等资源价值转化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低,“木兰游”品牌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

省委、市委会议提出的方向,与黄陂发展路径高度契合,为破题指明路径。要强化龙头引领与基金撬动,做大木兰文旅投公司,用好产业基金,推动周大福、甘露山文旅城等龙头企业集聚上下游,加速黄陂泥塑、湖北大鼓等非遗产业化。要以重大项目激活动能,推进华中最大国际研学基地、低空文化产业园等总投资超百亿元项目落地,让资源优势变发展优势。

要深化融合拓展链条,在景区植入AI演艺、电竞等新业态,推动汉口北等街区融合文化元素,打造《风起大汉口》等IP;让木兰文化赋能科创,以花木兰数字人提升攀升科技品牌内涵,形成“文旅+商贸+智造”的多元生态。

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在于实干。市委会议明确了方向,关键在于落实。黄陂手握木兰文化、盘龙文化、二程文化等三张特色名片与优良产业基础,只要借势补短板、强优势,必能让文化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顶梁柱”,让更多乡亲在文化繁荣中共享红利,以文化之笔绘就区域发展新图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超越(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陈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