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一张丢失的身份证,14年后竟"孵出"两家吊销公司!57岁失业汉遭遇离奇"被老板"

2025-07-12 17:52:00点击数0

57岁的曾德明站在港口镇人社局的柜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大理石台面。他刚被公司裁员,正申领失业金补贴生活,工作人员却突然抬头:"系统显示您名下有两家深圳公司,不符合申请条件。"曾德明怔住了——这个在中山打工28年的流水线工人,第一次听说自己竟是企业法人

失业金申领意外牵出"影子公司"

2025年7月1日,中山市港口镇人社服务大厅。曾德明的失业登记表被系统标红提示,弹窗信息显示:

"我连深圳都没去过几次!"面对记者,他掏出发黄的2010年补办身份证回执,"那年9月丢的身份证,10月就补了新证,谁知道会被拿去干这个?"

8000元笔迹鉴定费成维权"拦路虎"

深圳市监局龙华监管局的回复文件将曾德明逼入新困局: 1️⃣ 举证责任倒置:"涉案登记材料有您亲笔签名,需提供司法鉴定证伪" 2️⃣ 自费承担:笔迹鉴定费预估7000-8000元 3️⃣ 监管表态:"若查实冒用,将依法撤销登记"

"我刚失业,哪来这笔钱?"曾德明攥着银行余额短信,屏幕显示存款不足三千元,"当初他们审批注册时就没核实过人证是否一致吗?"

14年前遗失的身份证成关键线索

在记者见证下,曾德明翻出珍藏的档案袋:

"这些年我用新证办房贷、签合同都没问题",他指着公司注册时间苦笑,"2014年我天天在港口镇五金厂打卡,难道会分身术?"

维权僵局中的曙光与警示

最新进展: ✅ 7月10日,深圳警方已受理冒用身份证案 ✅ 市监局承诺加速核查注册原始影像

专家紧急提醒(网络安全工程师李振邦):

"身份证遗失必须三步走: ❶ 立即挂失:派出所备案+登报声明 ❷ 定期查验:微信搜‘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刷脸查名下企业 ❸ 证据固化:保留补办凭证至少十年"

法律争议焦点(律师赵明宇解读)

此案暴露市场主体登记漏洞:

登记机关形式审查≠免责,需对材料真实性负责笔迹鉴定费应由过错方承担,当事人可申请立案后由警方委托鉴定若行政诉讼胜诉,行政赔偿可覆盖鉴定支出"

曾德明的旧身份证仍在某个角落流转。截至发稿,深圳市监局的档案室正调取2014年注册影像,试图辨认那个签署"曾德明"三字的男人模样。而中山出租屋里,失业的"曾老板"每天刷新三次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这次他要知道,自己究竟还是多少家公司的"法人"。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