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一连披露5份罚单,内容均涉及债券一级发行环节违规。
从受处分对象来看,1家为信用评级公司,1家为期货公司,其余3家均为私募机构,且其中两家均已被撤销私募管理人登记。
评级作业不独立
中证鹏元被予以警告
经交易商协会查处,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鹏元”)存在四方面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定的行为。
一是向潜在受评对象发送级别提升建议方案。二是在评级协议签订前,评级分析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共同与企业接触,未按要求进行有效隔离。三是在评级协议签订前,评级分析人员实质开展评级作业。四是在某企业相关核心资产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前出具评级等级,评级依据充分性、可靠性不足。
根据相关自律规定,交易商协会决定,对中证鹏元予以警告;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市场营销、评级作业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
作为银行间市场主要中介机构之一,信用评级机构发挥着缓解信息不对称、揭示信用风险、助力债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的执业原则。
“信用评级机构直接‘下场指导’受评企业,为其提升评级提供路径和建议,背离独立展业基本要求。”有业内人士表示,信用评级机构展业过程中,面临着与委托人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只有切实做好管理,才能保障信用评级结果的公正。
协助结构化发债
4家机构均受处分
在被交易商协会处分的5家机构中,有4家均涉及协助发行企业违规发债。
具体来看,上海复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煜宁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煜宁”)作为相关资产管理计划管理人或投资顾问,通过自身管理的资管产品协助多家发行人非市场化发行,并收取大额财务资助或代持服务费。相关行为违背了发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影响市场秩序,均被交易商协会予以严重警告。
上海寰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寰财”)通过自身管理的私募基金嵌套相关资产管理计划后,协助某发行人“自融”发行,被交易商协会予以警告。
中原期货则因未审慎核查其管理的资管产品穿透委托人与投资标的发行人之间的关联关系,客观上协助某发行人“自融”发行,被予以警告处分。
“有个别发行人为促成债券成功发行,通过相关方出资成立或认购资管产品,以发行时申购或上市后接回等方式,购买自己的债券。信托公司、私募基金等资管产品管理人为收取‘通道费’,协助发行人‘自融’,极大扰乱了市场发行秩序。”业内人士说,在结构化发行的违规行为中,私募基金频繁牵涉其中,近年来因此受到自律处分的机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会主动参与“自融”发行并提供全方位“服务”,如收取发行人“返费”或为相关方“代持”债券等。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受处分的上海寰财和江苏煜宁在去年均已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撤销登记。
其中,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寰财,因涉及多项违规事实,包括与关联方共用办公场所、法人无从业资格、未妥善保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材料、未按要求提供检查材料等,在2024年10月被中基协决定,撤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江苏煜宁原名为江苏嘉和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和源”)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2022年9月更名为江苏煜宁,此前主要从事股票/期货量化交易,发行FOF基金及证券投资基金。
去年6月,中基协披露的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嘉和源因存在向私募基金投资者承诺保证投资本金及收益;利用其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协助相关公司发债,认购并持有相关债券,同时向债券发行方或其关联方收取费用,提供项目咨询、债券代持等服务;虚假填报高级管理人员信息等违规行为,被中基协取消会员资格,并撤销其管理人登记。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弛
编辑:段嘉希
邮箱:fnweb@126.com
5家机构同日收罚单! 8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一连披露5份罚单,内容均涉及债券一级发行环节违规。从受处分对象来看,1家为信用评级公司,1家 2025-08-10 12:40:00
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发起式A近一周下跌1.82% 金融界2025年8月10日消息,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发起式A(022690) 最新净值1.9983元,该基金近一周收益率-1.82%,近3个月收益率47.6 2025-08-10 11:20:00
岳阳暂不能办理厨师证 岳阳晚报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垦)近日,市民陈先生致电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称其是岳阳楼区的居民,想要开餐馆并办理厨师证,希望相关部门告知岳 2025-07-28 09:36:00
独家| 郎朗为什么只有一个?我们问了姜文电影中的沈启蒙 钢琴家孙韵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与大银幕产生交集。最初,她只是热心推荐学生去试镜《你行!你上!》中的“小郎朗”,结果,命运将她弹向了另一个角色:郎朗的启蒙恩 2025-07-26 07:33:00
全国超12亿人可刷码刷脸进行医保结算 全国超过12.36亿人开通使用医保码,就医买药实现扫码结算、刷脸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从2020年的537万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2.38亿人次 2025-07-25 1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