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盼 毛浓曦
阅读提示
面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逐渐枯竭与环境污染加剧的双重压力,氢能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密码之一。然而,如何突破技术、成本与市场的障碍,一直困扰着氢能产业发展。对此,陕西氢能踏上了突围之路。
三秦大地“氢”风正劲。前不久,国内首个“千亿级氢能项目”多元耦合氢能“制储输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陕西。项目涉及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并涵盖了灰氢、蓝氢、绿氢在内的多元氢利用,是陕西打造千亿级氢能全产业链的关键一步。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陕西非常重视氢能这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发展。2022年8月发布的《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氢能产业链规模达千亿级,打造“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发展格局。
“高目标下,陕西的氢能产业开始全力在技术上突破,打造全链条生态,同时不断在新应用场景上进行破冰,探索出了一条千亿赛道上的突围之路。”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科技经纪部副部长李杰说。
技术攻关助“氢”场景落地
6月中旬,关中大地已是烈日炎炎。在陕西咸阳的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陕西氢能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氢气品质实验室内,工程师们正半蹲在实验台前,专心致志地对一个长方形的立体组合式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和安装。
“入园以来,团队不断进行技术攻关,提升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氢站建设等关键技术,拿下了氢电耦合能源体系项目。这是陕西首个模块化集装箱式光伏PEM制氢-储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一体化氢能测试基地。”该企业事业一部副部长范海峰说。
距离技术创新园20多公里外,全国首个诗经主题特色小镇——诗经里景区,不少游客选择骑上“氢能助力小车”,体验诗经文化的同时,感受氢能小车的驾驶乐趣。
这些“氢能助力小车”采用氢燃料技术,10秒即可更换氢瓶,续航能超过80公里,具有高安全、长续航、轻量化等优势。然而此前,其运维成本却居高不下,实际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原来,所有涉氢环境都需要进行氢气泄漏检测,而氢气检测胶带恰好能满足户外维护、检测需求,但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我们公司很看好这个市场,也在研究相关专利,但一些难题始终难以突破。”研发“氢能助力小车”的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负责人田东明,一度苦恼不已。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这一科创综合平台助力下,不到2个月时间,困扰田东明的技术难点便被攻克了。“如今,我们研发的新产品不但在性能上有所提升,而且成本还远低于进口产品。”田东明激动地说。
锻造全产业链生态促低碳转型
为了让氢能更可靠又实惠,陕西通过持续推进氢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锻造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助推产业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走进陕西榆林高新区榆横工业区氢能装备制造园,记者看到,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产线、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3个氢能装备制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推进中。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国有氢能产业平台,园区计划建设从制氢、储氢、加氢到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榆林每年化工产业可顺带产生大量工业副产氢气——每年氢气供应潜力约60万吨。同时,榆林煤化工产业的氢需求量非常大,发展氢能产业的禀赋得天独厚。为此,榆林提出构建“以灰氢提取为主、绿氢制备为辅”的供应体系和“以工业用氢为主、交通用氢为辅”的应用体系,带动氢能装备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西部氢能之都”。
榆林在上游利用兰炭尾气、轻烃裂解等工业副产氢资源,同时建成国内领先的PEM电解水制氢测试平台,下游充分发挥“工业用氢”及“交通用氢”两大市场,建成3座加氢站,20辆氢能重卡稳定运行,形成完备、闭环的产业链。
榆林是陕西发力氢能赛道的一个缩影。按照氢能发展产业规划,陕西依托西咸新区打造了陕西省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区;同时建设了榆林-延安-西安、西安-渭南-韩城两条城际氢能廊道,联通陕北、关中地区氢能消费中心和供应中心;构建起榆林、西安、渭南互为支撑的氢能产业集群。
拓展更为广阔的氢能应用场景
为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推动氢能产业发展,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在攻克了液氢加注、无人机液氢燃料供应及液氢无人机集成等关键技术后,完成了液氢无人机样机试制并成功测试,验证了液氢无人机联机运行的技术可行性。
据了解,液氢可为无人机提供6小时至7小时的续航时间,同时能快速充能,大幅提升了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这次成功测试,标志着我国液氢低空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意味着氢能在低空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和丰富。西安发布的《西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加快氢燃料电池重卡等车型的推广应用,探索氢能在短倒运输、天然气掺氢运输、低碳钢铁生产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在榆林,氢燃料电池通勤车一次加氢可行驶400余公里。为满足能源化工运输需求,陕西氢能自用撬装(双河)加氢站平均每天有20辆氢能重型卡车前来补充能量。
在政策方面,2024年9月1日起,陕西对安装使用ETC装备的氢能车辆,在陕西省内全额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费;对在高速公路上建设的日加氢能力500公斤以上的固定式加氢站,按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成本)的30%进行补贴,单站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随着氢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在陕西,大到应用于中远途物流运输、续航1000公里的氢能质子汽车,小到景区里的“氢能助力小车”、日常饮用的氢能水,各种“氢”场景正在加速落地。
来源:工人日报
城市与青年共执笔:一份爆款简历背后的双向奔赴 一份简历,一夜爆红。昨日,由留甬青年共创的“宁波城市简历2.0”,发布仅3小时便冲上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二,发布首日单平台阅读量突破亿级大关。这不仅是一张城 2025-07-11 10:27:00
传统能源大省勇闯氢能新赛道 本报记者 祝盼 毛浓曦阅读提示面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逐渐枯竭与环境污染加剧的双重压力,氢能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新密码 2025-07-11 07:12:00
活力中国调研行|调研日记:“中国眼镜之乡”的新视界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欧阳兴、实习生余琴报道:7月10日,祝铭明回到了余江,我和他自拍合影了。祝铭明是谁?有些网友可能不认识他。他是灵伴科 2025-07-11 00:29:00
110支队伍逐鹿球场,第三届“陕西村BA”7月20日岚皋开赛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严杏棋 邵欢 罗少杭)7月8日,第三届巴山汉水“陕西村BA”体旅促商贸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岚皋县举行。发布会以“全民共享篮球梦 2025-07-09 20:13:00
甘肃张掖立足优势资源推介产业项目 7月5日,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开幕前夕,甘肃张掖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7项,总投资额544.65亿元。其中,签约合同项目49项、签约额370.3亿元,分别占 2025-07-06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