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宗义】
今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中国天津举行。而在6月刚刚结束的青岛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拒绝签署联合声明,还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鼓吹印度的胜利——印度,在上合,再一次扮演了“另类”角色。
印度拒签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图为印度防长辛格。
一
今年5月7-10日之间,因印控克什米尔境内的袭击事件,印巴两国发生较大规模军事冲突。上合组织因为其成员中同时包含印巴,在此次危机中面临严峻考验。此次冲突不仅考验上合的危机管理能力,更暴露了其内部因成员国矛盾而产生的结构性缺陷。
随后6月份爆发的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上海合作组织对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的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在其联合声明中称该行动“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而作为上合成员,印度拒绝加入该声明,几乎在同时单独发表声明,称“未参与该组织在此事上的决策”。
对于许多国际问题观察者来说,印度已经成为上合健康发展的一个内部毒瘤。这种看法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巴西经济学家保罗·巴蒂斯塔教授对于印度在金砖国家组织中的看法具有相似之处,巴蒂斯塔教授认为,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日益成为金砖国家的问题。
换言之,如何处理印度的问题,事关上合组织的前途命运。
二
首先,印度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态度使得上合内部协调低效性困境日益明显。
201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加入,标志着上合组织首次扩容至南亚地区,其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显著提升,但也引入了复杂的内部矛盾。
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其加入背后既有俄罗斯平衡中国影响力的考量,也有印度自身拓展中亚地缘战略空间的意图。然而,印度的参与始终伴随着矛盾性:一方面,其试图通过上合组织加强与中亚、俄罗斯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因中印边境争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抵制,以及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冲突,成为上合组织内部协调的阻碍因素。
上合的决策依赖“协商一致”原则。印度加入后,印巴冲突的周期性爆发和中印矛盾导致安全与经济议程屡屡受阻,常使议程陷入僵局,使得上合内部协调机制的低效性日益明显。
其次,近年来印度在上合中的抵制和破坏作用日益突出。
从2017年洞朗对峙之后,印度便将上合和金砖国家机制视为对冲和制衡中国影响力的工具,而非深化合作的平台。
经济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在内的欧亚大陆发展中国家的一项公共产品,而印度加入后,上合合作文件中凡是提到“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倡导的合作主张的地方,印度一律反对,希望其他国家支持印度的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主张。
政治上,印度将上合变成迎合其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舞台。特别是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禁止中国APP并限制中国对印投资,此类政策延伸至上合框架,导致合作停滞。这种对立在2024年上合政府首脑会议上达到顶点,印度成为唯一未在联合公报中支持“一带一路”的成员国,引发其他9国对印度的集体孤立。
印度总理莫迪 资料图:央视新闻
安全上,印度依赖西方联盟,积极参与美国“印太”战略和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和国防高技术协议,同时在上合军事合作中表现消极,阻挠中俄主导的议程,拒绝参与2021年巴基斯坦主办的反恐联合军演,削弱了上合反恐行动的完整性,彰显其所谓“战略自主”。
此外,印度领导人多次缺席关键会议,如2024年阿斯塔纳峰会,甚至要求将英语列为工作语言,挑战以中俄倡导的运行规则。
三
此次印巴冲突之后,印度方面先是对其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巴基斯坦发动军事打击从而遭受的惨重损失闭口不言,继而向世界大肆宣传其在对巴军事行动大获全胜;现在两个月之后终于逐渐承认被巴方击落数架先进战机,但印度陆军副总参谋长拉胡尔·辛格(Rahul Singh)中将又声称印度当时是与三个敌手作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印巴冲突都对上合造成了严重冲击:
(一)上合面临安全合作框架瓦解的风险。
首先,反恐议程受挫。上合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联合打击包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在内的“三股势力”。当前,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尔武装分子而巴方否认,巴方指责印度支持俾路支分裂主义恐怖势力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并向国际社会公布证据。印巴双方拒绝在上合地区反恐怖机构中共享情报。
其次,成员国之间军事互信下降:印巴冲突虽然已经停火,但印度莫迪总理声称是“暂时停火”,印巴之间军事交流停止。印度将可能抵制未来上合联合演习,类似2021年的军演缺席事件恐重演,将进一步削弱成员国间的战术协同。
(二)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
当前,除印度一直抵制的上合经济一体化倡议外,此次冲突首先使得区域联通项目的脆弱性更加突出。在冲突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相互关闭对对方的领空和陆路通道,使得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甚至直至中亚国家的经济贸易通道中断——经贸通道是上合经济议程的支柱。
其次,冲突使得国际投资信心受挫。冲突加剧了南亚地缘风险,冲突中印巴两国股市大幅下跌。冲突之后,印度支持的巴基斯坦境内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迅速增加,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局势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延缓区域经济整合。
(三)严重影响内部团结并使得大国博弈加剧。
首先,印巴冲突使得俄罗斯处境尴尬。俄罗斯试图平衡与中国的关系,一方面支持印度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希望得到中国在乌克兰危机后的经济支持。而在印巴军事冲突中,俄罗斯对印度采取了默许姿态。
其次,美国与土耳其的外部干预,削弱上合的凝聚力。此次印巴冲突之后,印度强化了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更加离心离德;土耳其则通过支持巴基斯坦对抗印度,将对中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和安全局势产生潜在影响。
四
印巴军事冲突揭示了上合在机制灵活性与危机应对上的不足,同时也为其转型提供了契机。若上合能通过结构性改革强化内部协调、弱化印度掣肘,有望升级为欧亚安全与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反之,若继续受制于成员国矛盾,其地缘影响力恐被美西方主导的联盟体系进一步侵蚀。
首先,上合组织需要优化组织决策机制,改革上合组织的协商一致原则,引入“关键领域多数表决制”。在经济合作项目中,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即可推进,反对国可选择不参与但不得阻碍进程。另外,需要完善秘书处职能,赋予其更多议程设置权,减少个别成员国对日常运作的干扰。
其次,上合组织应该建立冲突调解与危机管理机制。由中俄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邀请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中立成员参与,推动印巴停火谈判和恢复印度河水条约;强化军事沟通渠道,并纳入上合防长会议机制,建立印巴军事热线,防止误判升级。
最后,重构地区反恐怖机构职能。引入第三方调查机制,对恐怖袭击进行独立评估,减少成员国相互指责——比如,现在巴方已将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称为“巴基斯坦境内恐怖主义的‘总设计师’”。
俄罗斯是上合改革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包括上合组织在内的欧亚大陆是俄罗斯的战略根基,如果俄罗斯希望上合茁壮成长,就必须采取措施迫使印度选择合作或出去。
印度经常利用中国举办重大外交活动之际对中方提出不合理要求,进行外交讹诈。鉴于印方的一贯做派,中国政府对莫迪是否来参加天津峰会不必在意,应该继续推出有利于地区合作和上合组织发展的倡议,并推动有利于上合组织长远发展的内部改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英伟达开盘涨超4%,黄仁勋宣布将开始向中国销售H20芯片 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宣布将恢复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美股股价开盘大涨。英伟达公司 视觉中国 图7月15日,英伟达(Nasdaq:NVDA)高 2025-07-15 21:49:00
于两种感受间读懂中国信心(评论员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之所以被各国嘉宾“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融入全球发展,也竭尽所能推动解决共同难题和挑战前不久,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 2025-07-15 10:53:00
德防长称“若俄军袭击北约,德军将愿杀死俄士兵”,克宫回应:德国正再次变得危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此前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称,如果俄罗斯对北约成员国发动袭击,德军将愿意杀死俄罗斯 2025-07-15 10:30:00
刘宗义:上合要想健康发展,亟需解决印度带来的问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宗义】 今年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中国天津举行。而在6月刚刚结束的青岛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拒绝签署联合声明,还 2025-07-15 08:25:00
俄副外长:与联合国签订的粮食外运备忘录到期不续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韦尔希宁12日表示,俄罗斯与联合国达成的农产品及化肥出口备忘录将不再延期。韦尔希宁称,俄方对备忘录执行效果深感不满。由于西方国家的蓄意 2025-07-12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