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五一”观消费②|越“夜”越精彩!重庆夜经济引燃消费新热潮

2025-05-02 18:55:00点击数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盈

“太美,太震撼了!”5月1日晚9时30分,暮色四合,嘉陵江畔的霓虹次第点亮,5000架无人机在南滨路上空腾空而起,引得现场市民阵阵欢呼,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记录。

今年“五一”假期,重庆的夜经济再次成为引流爆点。从两江游轮甲板上眺望洪崖洞的流光溢彩,到民心佳园夜市里百米长队争抢“烈火牛肉“的喧嚣,重庆这座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的都市,正以多元形态释放夜经济消费活力,引燃“越夜越精彩”的消费热潮。

看,无人机灯光秀带火周边消费

“为了这场灯光秀,我特意订了来福士的江景民宿!”来自河南郑州的游客李雪告诉记者,虽然民宿价格相比平时贵了500多元,但能看到这么美的无人机灯光秀,值了!

天空中,无人机编队时而化作“轨道穿楼”的动态画面,时而拼出重庆地标建筑的样式,与对岸的洪崖洞灯光交相辉映,形成“天上无人机、地上霓虹灯”的立体视觉盛宴。

自今年四月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演出以来,每周六及节假日的夜空已成重庆新晋“顶流”。无人机灯光秀不仅点燃了游客热情,更激活了周边消费。

据了解,南滨路沿线餐酒吧的客流量较平日翻番。一家火锅店老板透露,灯光秀期间,露台座位需提前三天预订,不少客人边涮火锅边看表演。而洪崖洞旁的文创集市也借势推出“无人机主题”纪念品,印有灯光秀图案的钥匙扣、明信片成为热销品。

此外,在解放碑商圈,搭载AR眼镜的“无人机主题观光巴士”成为爆款,游客透过镜片可见虚拟烟花与实体灯光秀叠加的奇景;观音桥步行街的无人机快闪店,半小时内便售出百余架联名款迷你无人机。

据美团数据显示,洪崖洞周边推出“观无人机灯光秀套餐”的火锅店,假期前三日预定量同比激增220%;南滨路临江民宿的“瞰景露台房”预订率超95%,房价较平日翻倍仍一房难求。

吃,市井烟火里的“深夜食堂”

当科技感的光影在高空流转,地面的夜市正以另一种烟火气质,诠释夜经济的多样性。

5月1日晚7时,夜幕降临,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夜市灯火通明,从入口处望去,一排排摊位绵延数百米,生蚝、“烈火牛肉”、凉面等美食香气扑鼻,吸引着食客驻足。

从太原专程赶来的郑女士一家,拖着行李箱穿梭在摊位间,酸辣粉、烤苕皮、冰汤圆塞满双手:“这才是重庆的‘深夜食堂’,人均50元吃到扶墙!”

摊主们也忙得不亦乐乎。经营“烈火牛肉”的杨帅不停翻烤牛肉串。他透露,“五一”期间每天备货200斤牛肉,下午5点开摊,晚上9点过就卖光,日均营业额突破五千元,较平日翻番。

而在江北观音桥好吃街A区,人潮涌动,烤脑花、金妈烤蹄、丁家坡洋芋等摊位前排起长队。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女士举着刚买的“黑白侠苕皮豆干”笑道:“苕皮烤得焦脆,里面裹着泡菜和葱花,一口下去全是重庆味道!”

观音桥好吃街人潮涌动。记者 周盈 摄

据观音桥好吃街相关负责人张鹏介绍,为应对假期客流高峰,好吃街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2点。同时,增加清洁、安保及服务人员,确保环境整洁与秩序;并推行“不满意即刻退款”政策,通过价格公示全覆盖等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

张鹏表示,假期首日,好吃街客流量近20万人次,同比增长6.2%,销售额达到276万元。

玩,两江夜游引爆客流高峰

“在春晚看到两江游轮的画面,这次终于亲自体验了!”5月1日晚,来自西安的游客李萌站在“长航朝天星河”号顶层甲板,不停拍照。

作为今年春晚重庆分会场舞台用船和“甲亢哥”重庆行夜景直播所登游船,“长航朝天星河”轮备受游客的欢迎,其同款拍照打卡点也吸引游客纷纷在此留下与重庆夜景同框的精彩瞬间。

据了解,这里作为重庆城市游船唯一的“渝味360碗”体验店,还推出了“渝味360碗”特色美食体验,让游客在欣赏夜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重庆味道。

长航集团两江游事业部负责人介绍,假期夜班航次收船时间从平日21:00延长至22:30,日均发船班次增加30%,但高峰期仍一票难求,部分热门班次开票半小时即告罄。假期首日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3%。

除了两江游,我市不少景区也推出不少有趣的夜玩活动。

“五一”假期,美心红酒小镇以集市景为核心,打造夜经济新地标。受访单位供图

涪陵美心红酒小镇以“立夏集市”“发财集市”“云上农夫集市”三大主题场景为核心,打造集民俗文化、创意消费、乡村农趣于一体的夜经济新地标。

据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假期首日,景区共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民宿、酒店入住率达98%,夜间消费增加20%。

“五一”假期,重庆欢乐谷举行一系列特色夜间游乐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欢乐谷则推出千架无人机梦幻光影秀、机器人黑科技演艺以及非遗变脸与街舞融合的《剑魄・宗门侠道》演出。假期首日欢乐谷游客量超2.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0%。

原稿点击:“五一”观消费②|越“夜”越精彩!重庆夜经济引燃消费新热潮-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