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超重/肥胖人数急剧增加,据全国调查数据,2023年中国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两个中国成人中就有一个胖子。与此同时,以糖尿病和冠心病为主的慢性疾病呈“井喷”样的爆发性流行,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难题。
早在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发起倡导:把中国肥胖日设定在每年的5月11日,寓意“5.11,我要腰,我要瘦!”更加明确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腰围正常(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至此,中国肥胖防治日的设立,助力唤醒民众保持健康体重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国家体重管理年倡导并呼吁全国所有医疗机构都要重视肥胖问题的系统性根源,推动社会、环境、政策等多层面的变革,而非单纯归咎于个人。
肥胖现状与危害
1.中国的肥胖数据惊人
中国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超6亿,成年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居全球首位。
上海市的数据显示,成年人超重率28.2%、肥胖率10.8%,整个华东沿海地区因饮食文化面临更高肥胖风险。
2. 肥胖-促发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动机”
1)代谢疾病: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者患糖尿病风险是正常人的3-4倍。
2)心血管疾病:BMI每增加5 kg/m²,缺血性中风风险增加30%。
癌症:与13种癌症相关,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BMI≥30者患癌风险显著升高。
心理与社会影响:肥胖者易患焦虑、抑郁,且面临职场歧视等社会压力。
肥胖的判定标准
1.BMI指数
中国标准: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30为肥胖。
2.腰围指标
男性≥90cm、女性≥85cm提示中心性肥胖,需警惕代谢异常。
3. 腰围身高比:腰围(厘米)/身高(厘米)大于0.5,提示内脏脂肪超标。
科学防治策略
1.个人行动
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摄入,控制总热量。
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力量训练。
习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久坐,管理压力。
2.系统变革
政策支持:推动健康食品环境,限制不健康食品营销,对于甜饮料征收“糖税”,开放体育运动场馆,大规模修建标准的步道和自行车道;加强医疗资源投入。
社会支持:消除肥胖污名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减重指导。
医疗干预:要组建六师(内分泌专科医师、营养医师、运动康复师、中医师、胃肠外科医师、心理师)共管团队,进行一体化、全生命期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必要时的手术,需在医疗专业机构进行。
特别关注群体
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近20年增长近10倍,需加强饮食管理和运动习惯培养。 要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筛查超重儿童,进行政府、学校与家长三位一体的全面管控。
老年人:BMI适宜范围为20.0-25(65-79岁)或22.0-26.9(80岁以上),需预防肌肉流失。
总之,2025年国家体重管理年强调要从“个体责任”转向“系统改革”,需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政策支持和社会包容,才能有效应对肥胖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才能实现健康中国要有健康体重的目标。
本文作者:邹大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名誉所长)
原标题:《邹大进:六师共管,共解肥胖之惑,共赴健康之约》
栏目编辑:王蔚 文字编辑:左妍
来源:作者:邹大进
培养“银龄守护者”“数字养老师” 上海这所高校成立智慧康养与教育学院 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专业护理人员仅3人,缺口高达550万。在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40%。他们需要的远不仅是生活照料,更是心灵的 2025-05-10 13:16:00
邹大进:六师共管,共解肥胖之惑,共赴健康之约 当今中国,超重/肥胖人数急剧增加,据全国调查数据,2023年中国居民超重率34.3%,肥胖率16.4%。两个中国成人中就有一个胖子。与此同时,以糖尿病和 2025-05-10 08:17:00
嘉峪关市卫健委开展全方位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原标题:市卫健委开展全方位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中国甘肃网5月9日讯据嘉峪关日报报道(通讯员 闫燕)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 2025-05-09 10:42:00
日渔船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依法驱离!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表示,5月7日至8日,日“狮子”号渔船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舰艇依法对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并警告驱离。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2025-05-09 00:12:00
戴维·珀杜宣誓就职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7日,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戴维·珀杜1949年12月出生在美国佐治亚州,是一名共和党 2025-05-08 0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