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在培育文化自信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广州市“田爱群名师工作室”依托数智技术,在初中语文领域开展跨学科培育文化自信的探索,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不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悟,从而提升精神境界,转变思维方式。
工作室团队搭建起“1+N”语文跨学科内容框架,以语文学科为主,打破学科壁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各学科日常教学,通过课堂文化渗透、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实践,形成文史类、文理类、文艺类、综合类四大类课程有效衔接的跨学科文化育人课程框架。
工作室探索出跨学科培育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情理交融。工作室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并实施浸润式、体验式、讨论式(或辩论式)、创作式、展示式等教与学的方式。这些教学策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促进文化自信的内化与外显。
二是数智赋能。工作室通过智能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让学生在数字空间中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体验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利用大数据分析学情,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文化需求,为文化自信的培养插上科技的翅膀。
三是多元协同。工作室构建“平台(智库)—学校(孵化器)—教师(实施者)—家庭(资源池)—社区(实践场)”五维协同网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以语文学科为主导,携手其他学科共同发力,形成跨学科的文化教学合力。平台提供智力支持与共享资源,家庭成为文化教育的延伸,社区则成为实践锻炼的大舞台。
四是小初一体化。工作室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上采取小初一体化策略,通过设计连贯性的课程体系,从低年级的文化启蒙到高年级的文化深化,逐步构建学生坚实的文化根基。同时,开展跨年级的经典诵读、传统节日庆典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连续的文化体验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确保文化自信培育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工作室以培育文化自信为核心,构建起四环联动的语文跨学科育人模式,通过文化情境感知、文化内涵理解、文化特征探究、评价推广反思四个环节,点燃主动的学习之魂,架设联动的协商平台,构建灵动的学习过程,触发能动的成果表达,致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强化学科育人功能。
工作室还建立起“认知—情感—理悟—实践”四维评估框架。依托教学平台整合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评价,智能生成可视化报告,定位学生学习薄弱点并推送个性化学习任务,形成“评价—反馈—优化”闭环,实现文化素养的动态追踪与持续提升。针对学生的设计展示进行表现性评价,从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实践、项目管理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开发出20多个评价量表,用评价记录学生学习文化经典的进程,加深学生对中华文脉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感知,使跨学科学习有深度、有动力。
(作者系广州市南国学校正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2日 第06版
作者:田爱群
《中华书院》收官!带观众“触摸”书院蓬勃生命力 大象新闻记者 吴净净如何让书院文化真正存得住、活起来、传得开?即将在江苏卫视迎来收官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中华书院》也在探讨这个话题。近日节目组走进长 2025-09-12 18:50:00
太原钟楼街艺术亮化景观精彩亮相,用山西传统纹样再塑东方美学!走进这里,“一眼千年·晋在眼前” 9月7日,记者从太原市迎泽区了解到,钟楼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光影为语言、文化为脉络,融合传统山西纹样与现代设计手法,在靴巷、二市场、酱园巷等多处节点打造出一 2025-09-08 08:44:00
“工夫茶魅力跨越了地域界限” 潮州市文化馆组织非遗传承人推广工夫茶文化。学员在工夫茶艺公益培训中实操学习,感受茶文化魅力。9月1日,为期四天的2025潮州市文化馆潮州工夫茶艺公益培训 2025-09-04 08:19:00
军训启航磨意志 青春淬火筑未来 近日,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2025级近700名新生迎来了高中生涯中重要的“开学第一课”——参加军训,接受国防教育。在为期一周的军训中,学子们在骄阳下坚守, 2025-09-01 10:21:00
彰显湾区艺术家的跨文化思维 8月29日,“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图为观众在馆内看展。南方日报记者 王俊涛 摄南方日报讯 (记者/杨逸 通讯员/曾睿洁)8月2 2025-08-30 08:09:00